小牧长久手之战,又称小牧·长久手之战,是天正十二年(1584年)3月至11月间,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重大战役。这场战役的双方是羽柴秀吉(后改名为丰臣秀吉)与德川家康、织田信雄。这场战役不仅规模宏大,而且对日本战国时代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在战国时代,织田信雄是织田信长的弟弟,原本是织田家的有力家臣。然而,在织田信长去世后,丰臣秀吉逐渐掌握了织田家的实权。织田信雄对丰臣秀吉的权力扩张感到不满,于是与德川家康结成联盟,共同对抗丰臣秀吉。
天正十二年三月,织田信雄得知自己的家臣中有三人私下与丰臣秀吉勾结,向其提供情报。信雄为了消除后患,下令处死了这三名家臣。丰臣秀吉得知此事后,认为这是织田信雄对他权力的挑衅,于是决定发动军事行动,讨伐织田信雄和德川家康。
小牧长久手之战持续了近一年,战场主要集中在尾张北部的小牧城、犬山城、乐田城等地。在战争初期,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雄的联军人数远远不及丰臣秀吉的军队。然而,双方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,德川军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。
尽管德川军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,但由于丰臣秀吉在外交策略上的成功,德川家康失去了此战的正当性。丰臣秀吉通过与其他诸侯的外交手段,使得德川家康不得不向其议和,从而结束了这场战役。
小牧长久手之战对日本战国时代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首先,这场战役使得丰臣秀吉巩固了自己的权力,为统一日本奠定了基础。其次,德川家康在战役中的表现,使得他在战国时代的地位得到了提升。最后,这场战役也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,为日本江户时代的到来埋下了伏笔。
小牧长久手之战是一场决定日本战国时代走向的会战。在这场战役中,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雄的联军虽然取得了胜利,但最终却因丰臣秀吉的外交策略而不得不议和。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战国时代的残酷与无情,也预示了日本战国时代的结束和江户时代的到来。